“孃孃,我是区里的纪检监察干部,对口联系你们村,今天来走访了解情况,村里的干部作风怎么样?你们有没有问题要反映?”不久前,璧山区纪委信访室主任唐刚按照《璧山区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干部联系村(社区)工作制度》相关要求,实地走访了自己对口联系的青杠街道中兴村。
听闻是区里派来的纪检监察干部,正在摘菜的几位村民纷纷停下手中的活儿,你一言我一语说了起来。
“我们村有拆迁区域,但是账目没有按时公开。”
“对,即便公开了,表格也复杂得很,我们普通村民根本看不懂。”
带着村民反映的问题,唐刚来到村务公开栏前。“支出2000元,结存余额反而增加了2000元。”中兴村5月份公示的银行流水明细账目,不仅有村支部书记、村主任的签字,还有3名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签字,盖有村委会、村监督委员会的印章。唐刚说,当天他将该问题与村干部核实,发现账目确实出了错。“层层把关,个个签字,却没有审核出明显的错误,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问题。”
之后,该问题被移送到青杠街道纪工委进一步核查处理,中兴村两委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被通报批评,相关党员干部被约谈。
中兴村的问题能被发现并快速解决,正是得益于该区推行的《璧山区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干部联系村(社区)工作制度》。按照制度要求,璧山区纪委监委机关、派(出)驻机构以及区委巡察办共121名纪检监察干部走出机关,按照“一联一”或“一联二”的方式,全覆盖联系全区186个村(社区),主动把监督的触角延伸到房前屋后。
“我们要求纪检监察干部每半年对联系的村(社区)走访一次以上。走访要做到‘三走进三深入’,即走进基层党组织、走进普通党员、走进广大群众;深入街坊邻里、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寻常百姓家。”璧山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李金泉表示,走访“一竿子插到村(社区)”,不打招呼、不提前安排、不搞陪同,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以暗访为主的方式,“这样才能掌握联系村(社区)第一手资料。”
据了解,到联系村(社区)走访的主要内容突出“五个重点”。即深入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情况,重点掌握党章和党规党纪执行情况;深入了解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实情况,重点掌握村(社区)党风廉政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了解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重点发现镇街、村(社区)干部及村(居)民小组长的腐败问题,特别是扶贫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深入了解基层“四风”问题,重点发现基层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深入了解社情民意,重点掌握“村霸”涉黑涉恶等行为。
对收集的问题怎么处理?
“统一纳入台账。”李金泉表示,一般性问题每月末集中交办,紧急问题及时交办,对疑似违纪违法的问题线索,送分管领导审批后按相关规定办理。
联系制度的实施,得到了当地群众的支持点赞。有群众说,“反映问题更方便了,对不守规矩的干部也形成极大震慑。”有基层干部表示,“传导了压力,让基层干部时刻牢记遵守党纪法规,接受监督。”
更为重要的是,该制度能让机关干部接地气、知民情,以下看上深入掌握基层政治生态,把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压力传递下去,把群众意见建议收集上来。
截至目前,璧山区纪检监察干部走访群众1011人次,查阅资料1000余份,发现问题110个,组织处理7人。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返回首页
主办单位:中共重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重庆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重庆市监察委员会,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备案序号:渝ICP备07000348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