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所在位置: 重庆市纪委监委 >> 涪陵区 >> 巡视巡察

六届区委第二轮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进展情况通报(五)

来源:涪洲清风 时间:2023-09-15 18:50

中共重庆市涪陵区科学技术局党组

关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根据区委统一部署,2022915日至1216日,区委第三巡察组对区科技局党组开展了常规巡察。202329日,区委第三巡察组向区科技局反馈了巡察意见。按照巡察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察整改情况予以公布。
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压紧压实整改责任
局党组坚持巡察是政治体检、整改是政治任务、落实是政治担当,始终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党性的高度,以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严格履行整改主体责任。
(一)加强组织领导,细化明确整改责任严格按照巡察整改工作规定,成立由党组书记任组长、党组成员任副组长、科室及下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直面问题、刀刃向内,分类细化问题清单,健全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时限,一层一层抓落实,一级一级压实责任,确保压力传递到位,整改彻底见效。
(二)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局党组主要负责人坚持全过程牵头部署,全流程督导落实,全环节从严把关,全覆盖检查问效。以党组会、专题会研究部署问题整改工作,逐项审核整改措施,细化落实整改要求,分条块包干问题清单,不断统一思想行动,督促抓好整改落实,确保巡察整改问题不遗不漏、整改措施落实落细、整改成效保质保量。
(三)健全三张清单,落细落实整改措施对标对表巡察反馈的问题意见,建立健全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三张清单,逐项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及时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举一反三检查反馈问题,落细落实整改措施。聚焦问题导向,注重解决问题和促进工作相结合;聚焦目标导向,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机制性原因;聚焦结果导向,立行立改、全面整改,一件一件盯紧抓实,一项一项对帐销号。
(四)强化立行立改和过程督导,切实提升整改成效强化立行立改的政治自觉,第一时间整改完成立行立改问题。加大监督落实力度,局党组主要负责人聚焦巡察整改问题直接部署、直接协调、直接督办,旗帜鲜明提出处置意见,明确整改要求,督促整改落实。健全闭环检查跟进机制,局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定期汇总研究,督查整改进展,强化巡察整改过程的全方位、全环节监督和管控,确保整改一个问题、销号一项台账,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坚决落实整改要求,抓严抓实整改任务
对标巡察整改工作要求,严格按照整改方案规定的时间节点,打表推进,对账销号,确保巡察反馈问题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一)推动科技创新改革方面
1.关于科技服务载体发挥不充分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细化制定《涪陵区人才(团队)引育扶持激励十条措施科技创新领域实施细则(试行)》,强化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载体政策激励,互爱科技孵化园成功晋升国家级众创空间。二是做强载体集聚服务功能,涪陵科创CBD已集聚孵化平台企业5家,入驻科创企业、研发机构、人才团队达到113户。三是增强创新创业活力,按照一季度一主题举办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科创沙龙和科研机构涪陵行等主题活动,打造智汇涪州双创品牌,着力汇聚人才团队,提升科创企业集聚度。
2.关于科技服务体系职能弱化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强化工作统筹,健全完善班子成员、业务科室分片作战、对口联系乡镇街道、科技型企业制度,扎实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型企业入库、研发投入指导等对接服务,园区乡镇街道实现科技服务专兼职队伍全覆盖。二是用好科技人才资源,选派对接42名国市级科技特派员,组织实施科技专家进园入企行动,开展人才互动、技术协同、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推动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三是建强服务载体,充分发挥区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咨询、科技服务主力军作用,牵头成功创建涪陵高性能塑料及树脂制造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推进国家页岩气技术创新中心创建工作。
3.关于部分工作改革成效不明显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一是深化政务服务事项管理改革,进一步减化优化科技创新政务服务事项的网办申报材料、审核处理和结果反馈工作流程,指导服务对象用好渝快办服务平台,提升服务效率,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一次办结、全程网办。二是推进实施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技术创新需求征集,调研借鉴揭榜挂帅科研项目实施举措,推进实施涪陵区揭榜挂帅科研项目。
(二)推动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
4.关于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储备不足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健全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制定实施涪陵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构建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大变强培育梯队。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健全企业发明专利创造以及新认定、再次认定、招商引资高新技术企业政策激励。三是一对一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围绕企业技术、人才、资金等需求,打通培育创建堵点、难点,提升培育成效。
5.关于协调指导国有企业创建高新技术企业力度不够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加强工作联动,加大国有企业在研发经费投入、研发平台建设、人才团队培育、高新企业创建等考核激励,发挥国有企业创新引领作用。二是加强培育辅导,组织区属国有企业召开座谈会,解读高新技术企业创建工作要求和支持激励措施,调动申创热情。三是加强实地走访,专项指导解决技术研发、知识产权创造、科技成果转化、研发投入提升等问题,新组织9户国有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6.关于指导企业申报专利较少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加强政策支持,加强企业关键核心技术专利布局,组织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对象通过自主申报、转让获取等方式提升发明专利拥有量。二是联动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单位,围绕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建设,推动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提升。三是加强高价值专利培育,组织实施高价值专利分析、专利导航项目,培育高价值专利28个。
7.关于引导创建科技型企业力度不够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建立部门+园区乡镇街道+服务机构三级协同服务机制,围绕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重点服务对象,一对一配对服务企业专员,为企业提供政策宣传、事项协调、资源争取等服务。二是实行局领导班子成员与科室、下属单位负责人分片走访科技型企业,加强科技政策宣传,指导企业研发费用、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工作,提升培育成效。三是发挥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作用,加大科技招商和招才引智,为企业落地、注册、孵化培育提供全方位服务,加快中小微科技企业集聚发展。上半年新增科技型企业261家,总数达到1703户。
8.关于指导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加强企业研发投入引导,积极争取中央、市级各类科研资金,组织实施企业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项目,引导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二是加强政策支持,积极推动企业研发费用补助政策纳入涪陵区《支持市场主体发展推动经济企稳恢复提振政策措施》,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政策激励。三是强化服务指导,推进局领导和业务科室分片负责,持续加强企业研发投入工作指导。聘请服务机构为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研发项目管理、研发费用归集等工作辅导,规范企业科技研发项目,提升研发产出成效,全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三)以科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
9.关于国家高新区创建步伐滞后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加强汇报争取,积极争取市科技局和科技部主管处室创建支持,突显涪陵高新区升级建设的工作亮点,打造的产业科创特色,取得的创新发展工作成效,力争早日完成现场考察评估。二是夯实创建基础,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园,引进高端科创团队,汇聚法人化研发机构12家、创新联合体10个。三是全面提升迎检准备,围绕产业科创特色,高标准编制发展战略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更新完善高新区展示中心展示功能内容等,做靓高新园区展示窗口。
10.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不够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一是深化交流合作,组织川渝两地企业和高校院所开展科技合作对接交流,协同创新资源配置,大力开展项目合作和招才引智。二是加强联合攻关,深入推进川渝高校院所与我区企事业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围绕技术攻关、科技项目联合申报等推进跨区域协同创新。三是推进平台建设,打造川渝共建中国酱腌菜科技创新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围绕茎瘤芥(榨菜)基因组图谱、分子育种改良等开展创新研究,探索开展未来榨菜、泡菜新产品研发。
11.关于落实科技金融扶持政策措施有差距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一是落实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政策,联合区财政局及合作银行,召开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专题工作会,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成效,持续做大知识价值信用贷风险补偿基金规模。二是加强与市金融服务中心对接推进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创业种子投资基金工作,联合渝西片区试点区县探索交流壮大科技金融规模、创新金融产品等工作措施。
12.关于承担市上实绩考核任务完成不好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坚持科创+产业导向,着力推进产业科创体系建设,努力开拓科技创新新领域、新赛道。2022年全区综合创新指数排名全市第9位、主城新区第2位。化工、能源2个行业的科技竞争力均排全市第1位。高新技术企业劳动生产率位居全市第2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4.7%,位居全市第3位。在今年二季度重庆市创新报表评比中,涪陵区位列B档,率先完成新增科技型企业数量年度目标任务。
(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
13.关于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一是整合技术创新资源,对接重庆科技服务大市场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开展创新链与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合需求调研等活动,深度挖掘企业潜在的技术需求,推动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二是建立合作机制,开展科研机构涪陵行活动,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相互对接,加强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三是推动新型研发机构成果转移转化,推动新型研发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展船舶智能无线供电技术及装备研发等技术研发服务项目14项。
14.关于重点技术突破引领作用有差距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一是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围绕人工智能、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重点支持企业+科研院所”“企业+创新载体等创新联合体,强化关键技术攻关。二是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组织实施基于人工智能的车载嵌入式驾驶员智能监控系统研发”“巨细胞病毒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研发13项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升关键技术研发成效。三是积极争取市级科研资金,遴选征集市级产业创新联合攻关意向项目22项、行业技术创新需求55项,力争更多的重点研发项目落户涪陵。
15.关于重点科技专项攻关成效不明显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聚焦榨菜种收机械化科技攻关,大力推进茎瘤芥(青菜头)宜机化品种创新及配套技术研究茎瘤芥(青菜头)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创新与应用项目研发,已选育出宜机械化采收品种和宜机械化直播品种各1个,集成开发125/180型开沟起垄机和2BE-2/4型榨菜直播机各2种,优化改进4E-2型榨菜联合收割机1种。
(五)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方面
16.关于基层培训指导不够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健全完善班子成员、业务科室对口联系乡镇街道工作制度,实现乡镇街道定期走访服务全覆盖。二是组织开展乡镇街道科技管理人员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培育、企业研发投入指导等专题培训,提升壮大科技创新专兼职人才队伍。
17.关于完善区级科技特派员选派机制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广泛征集乡镇街道及企事业单位技术创新服务需求112条,强化分类遴选对接,开展2023年度涪陵区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对接工作。二是完善区级科技特派员选派对接机制,将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工作纳入乡镇街道科技创新工作成效激励,进一步发挥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引领作用。三是加强对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绩效评价、分类指导和动态管理,组织科技专家、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开展示范指导培训5场次。
18.关于对基层单位科研投入力度不够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一是深化落实乡镇街道选派对接制度,落实22个乡镇街道的科技特派员技术合作、成果推广、对接服务工作。二是推动各乡镇街道科技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创新载体协同实施技术创新项目,支持乡镇街道企业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转化。
(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
19.关于加强科研项目绩效评价制度执行成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一是严格制定实施涪陵区科研项目绩效评价工作计划,加大在研项目中期评估、已结题项目绩效评价力度,提升项目科研成效、产出贡献。二是实行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环节前移制度,即:统筹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和项目结题验收工作,项目绩效评价结果作为结题验收考核否决指标,进一步强化以创新质量为导向的科研项目评价机制。
20.关于对科研项目失信惩戒力度不够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严格按照《涪陵区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规定,对未按期结题的科研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实行科研黑名单管理,予以三年内不得推荐申报科研项目处理,加强科研失信联合惩戒和工作通报,进一步强化科研工作者的承担职责和研发目标任务。
(七)科研项目管理方面
21.关于加强企业科研项目申报审核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一是严格按照《涪陵区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程序,开展科研项目申报、评审、公示、审批等工作。二是优化项目支持方向,鼓励由企业牵头,协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优势科研力量组建产学研联合体,与创新创业载体共建技术转移示范平台、专业化孵化载体等形式申报科技成果转化类项目,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
22.关于加强科技专项经费管理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一是严格按照科技专项经费管理工作规定,加大计划审批执行力度,严控资金用途和范围,确保各项支出使用规范。二是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和工作管理,严格按照科技专项经费预算科目,制定工作事项推进计划,加强过程监管和绩效评价,切实发挥科技专项经费运行使用成效。
23.关于健全完善科研项目评审专家机制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健全完善涪陵区科研项目评审专家库,征集遴选更新各行业领域科技专家265名。二是围绕科研项目立项评审、绩效评价、结题验收,严格实行双随机抽取方式组建评审专家组。三是积极探索应用科研项目第三方评选评价机制,提升科研项目实施管理工作精准度。
24.关于科研项目结题验收不规范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一是按照《涪陵区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健全完善工作机制,规范科研项目结题验收工作。二是健全科研项目评审专家库,持续提升科研项目评价和结题验收专业技术力量。三是扩大承担项目结题验收第三方服务机构遴选范围,进一步规范科研项目结题验收运行机制。
(八)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方面
25.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组织领导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切实强化科技创新工作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党组议事规则、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党组书记末位表态制度,确保科技创新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持续推进。严格落实交心谈心、谈心谈话、提醒谈话等工作制度,从严加强干部职工管理,坚持容错纠错、严肃问责,始终保持生成性学习、创造性张力和加压奋进工作状态。
26.关于班子成员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有差距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一是严格落实从严治党三张责任清单,细化落实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按季度开展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督促检查,层层传导压力。二是深入排查行政服务事项运行管理流程各环节廉政风险点,建立健全《区科技局党风廉政风险防控台账》,完善风险防控工作措施。三是严格按照工作要求,扎实开展新提升干部、重点岗位工作人员廉政提醒谈话,健全廉政档案,筑牢党风廉政和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
27.关于廉政教育力度不够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一是严格落实廉政教育工作规定,加强纪律法规、典型案例等学习通报,保持廉洁警醒意识。二是上好廉政党课,局党组主要负责人以扣好廉洁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主题,专题宣讲廉政党课,细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三是开展以案四说,组织纪检监察组及班子成员分别围绕典型案例,开展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德、以案说责,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时刻反躬自省,守好廉洁人生责任田
28.关于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够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一是细化落实《中共重庆市涪陵区委关于深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健全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二是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局党组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2次,扎实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四风问题纠治、廉政警示教育、专基整治等工作。三是细化落实区纪委《2023年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和切实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三项任务》工作措施,始终保持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责任感、紧迫感。
(九)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
29.关于班子民主生活会缺少辣味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坚持高质量民主生活会标准,严格落实会前专题学习、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谈心谈话、认真撰写剖析材料等工作要求,打牢专题民主生活会基础。二是会上认真检视问题差距、深刻查摆剖析原因,严肃批评与自我批评,专题民主生活会获得督导组同志相互批评诚恳实在、批评阶段印象深刻等肯定认可。
30.关于党员发展、党支部设置不规范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建优配强基层党支部班子,完成基层党支部按期换届,由局党组成员、分管负责人兼任机关第一党支部书记,推选科室负责人、工作业务骨干等年轻同志担任党支部支委,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工作能力素质。二是加强离退休党支部工作领导,实行分管负责人和党建联络员制度,扎实开展离退休支委送学走访、帮扶慰问老党员、老同志活动,实现离退休同志学习教育常态长效。三是优化基层党支部设置,将区产力促进中心退休党员组织关系整体转移至局机关退休支部,充实退休支部支委力量,严格规范各基层党支部建设和组织生活开展。
31.关于党建阵地建设不规范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健全完善党务公开载体,严格落实党务公开制度。二是严肃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党费收缴使用管理、发展党员、三述一评、联系服务群众等党务公开工作。三是落实专人进行党建宣传栏、党务公开栏的更新管理,切实规范党务信息公开工作。
(十)干部队伍建设方面
32.关于执行选人用人规定和程序不严格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一是深入学习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坚持政治标准,严肃干部选任纪律规定,严把选人用人关口。二是严格选人用人工作动议、资格审查、民主推荐、组织考察、任前公示、集体研究、审查报备等工作程序规定。三是进一步增强组织人事干部的业务能力和工作素质,强化干部选任工作方案审核制定,加强动议、审查、推荐、考察、公示、议定等全过程事项的工作监督、记录检查和档案卷宗审核,加大干部选任工作监督力度,严肃认真做好干部选任工作全程纪实。
33.关于个别中层干部长期未轮岗交流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严格按照内设机构负责人轮岗交流工作规定,制定《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内设机构主要负责人轮岗交流实施方案》,经上报审批同意,已按程序开展内设机构负责人轮岗交流。
三、立足整改健全机制,巩固成果常态长效
围绕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坚持举一反三,深化标本兼治,持续巩固拓展集中整改成果,精准发力抓好长期整改,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和管控措施,坚持把长期整改与新时代党的建设、写好创新答卷结合起来,奋力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
(一)坚定不移落实政治责任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深化巡察反馈问题长期整改政治责任和主体责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履行抓长期整改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分管负责、一岗双责,不断强化责任担当,层层传导工作压力,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的工作氛围。
(二)持续用力巩固整改成果坚持目标不变、劲头不松、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对巡察整改工作紧抓不放,严格按照《整改方案》时限进度和工作标准,对已经解决的问题,慎终如始,紧盯目标任务,实时开展问题查纠整改回头看,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对正在解决的问题,厘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汇聚整改力量,加快工作进度,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坚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查漏补缺、举一反三,高标准高质量全面完成各项整改任务,着力把整改落实作为改进作风、增强本领、推动创新的实际行动。
(三)标本兼治建立长效机制坚持以巡促改、以改促建、标本兼治,聚焦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持续巩固集中整改工作成果,建立健全整改成效自评自纠长效机制。坚持以点带面检视整改成效,重视源头治理,在长治久安上下功夫,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真正做到整改一个问题、补齐一项短板、规范一个领域。切实加强巡察成果运用,放大巡察整改效应,把巡察整改问题情况纳入分管负责人、科室负责人年度述职测评内容,作为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努力锻造纪律严明、政治过硬、敢闯敢干、唯实争先的科创实干家队伍。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共重庆市涪陵区科学技术局党组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电话:023-72889073;邮寄地址:重庆市涪陵区松翠路52号区科技局机关党委,邮编:408000;邮箱:182200752@qq.com




纪委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返回首页
主办单位:中共重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重庆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重庆市监察委员会,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备案序号:渝ICP备07000348号

Baidu
map
Baidu
map